第693章 来敌覆灭-《大宋燕王》


    第(2/3)页

    两个时辰之后,城内只剩下零星的战斗。

    三个时辰之后,城内已无刀兵之声,战斗彻底结束。

    “有多少敌人逃脱?”辛弃疾浑身浴血,寒夜中,身上的血已经快要结冰。

    “大约三五百人。”一统领回道。

    “清扫战场,查清楚,到底是三百人还是五百人,如果放任他们在亳州流窜,百姓过不好年。”辛弃疾些微有些不满。

    城内两门,已经全部守住,金人还明显处于弱势,如何就让他们逃了三五百人?

    “是,大人。末将已经让兄弟们抓紧清扫战场,天太黑,还要一段时间。”那统领回复。

    “逃跑的敌军,我要知道他们的去向。谁能出城追击?”三五百敌军流窜,辛弃疾很不放心,不将境内敌军全部剿灭,他坐着都不能安身。

    众统领相顾,谁也不敢去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小股敌军趁夜逃跑,慌不择路,谁知道他们会跑去哪里,一旦去追击,追上了免不了一场恶战,追不到,白受几天苦不说,说不定还得受罚。

    辛弃疾见众将不答,随即道:“谁能剿灭逃跑的那支敌军,或是将他们赶出大宋境内,授统制之职!”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统制之职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统制便意味着自己能独领一军,战时有了独立的作战指挥权力,这对打胜仗有多么重要,在场之人,无人不知。

    能打胜仗,才能有更多的战功,有了足够多的战功,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光宗耀祖。

    六人争抢,都想得到追击敌军的机会。

    但机会只有一个,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

    追击敌军,一是要勇敢,二是要善于观察心细,三是要能动脑筋。

    两刻钟之后,辛弃疾亲自确定了追击敌军的人选,并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完成任务,以鹿邑之战的功劳相抵。

    那统领当即立下军令状,带领属于他的三营将士连夜追出鹿邑县城。

    鹿邑城内战场清扫,一个多时辰之后,也就是在天亮后,终于结束。

    此战共斩杀敌军四千六百三十七人,缴获战马三千八百六十余匹,宋军伤亡两千三百五十七人。

    这一战,战果丰硕,但亳州军伤亡也十分惨重,两千多人的伤亡,足以伤筋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