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皇帝掀帷入内,李春亦步亦趋,只见皇后倒在宫女怀中,她病容憔悴,手里抱着一件火狐披风,红得灼目。 …… 皇帝坐在皇后病榻之侧,双眼通红,满面悲恸,全然没了平日的不动声色。 他以为皇后是称病不见他,不曾想她真的病了。 或者说,不是病,是毒。 太后与皇长子之死有干系,容皇后侍疾,太后自然万分提防皇后。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简太后或许甚至想过,以身为饵,诱皇后动手,再以毒杀婆母的罪名废后。 可是,皇后侍疾期间,药材、煎药都没有问题。 有问题的,是皇后试药用的铜匙。 铜匙浸过毒,以其探入太后的药盏中取药,毒便渗进了太后的药里。 所以,太后渐入膏肓,半年不治而亡。 可容皇后亲尝的,正是那铜匙所盛出的汤药。 如此一来,太后固然以命相偿,皇后自身亦时日无多。 皇帝直直地看着皇后。 他想质问她,为什么不信他,为什么以身涉险,不顾他和幼子…… 他想对她解释,关于长子的心疾,关于发妻叶氏,关于所谓的文德皇后画像,关于淑妃简氏,关于为何把二皇子交由萧氏教养…… 尤其是,她数次问起的,他为何求娶她。 自幼时起,外祖父和母妃便教导他言多必失,这么多年,他早已养成了寡言的性子。 头一次,他想开口。 想把他这些年所经历的一切,以及他对她的心意,详尽地告诉她。 可他看着她的病容,又觉得,因为他少年初见她时生出的妄心,已使她陪着他受了这么多累,从前夫妻相伴的时候,他惜字如金,此时她时日无多,他又何必为了自己舒坦,再说些惹她伤怀的话。 终究是,多说无益…… 容皇后的精神看起来不错,自长子夭折后,她头回笑着看向皇帝:“三郎……” 皇帝心神微震。 母妃向往寻常百姓人家的亲情,在他幼时,私下偶尔会唤他“三郎”。 新婚之夜,大红的鸳鸯喜被里,他看着比春花更鲜妍、娇羞又可爱的小姑娘,情动难抑,忍不住在她耳边低语:“钰儿,唤我三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