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世民平静的看向对方,摆出一副聆听的样子。 杜如晦并没发现李世民的异常,继续道: “皇上任命蜀王做兵部尚书以来,蜀王从未去报道,反而每日在府中睡大觉。” “臣认为,蜀王无法胜任兵部尚书一职。” 长孙无忌见杜如晦发言,他也立马忍不住了。 “皇上,你都任命蜀王八天了,他一天都未去报道,实在是可笑之极。” “而且蜀王资质平静,行事荒唐,臣认为他不能胜任兵部尚书一职。” 相比杜如晦与长孙无忌的激动,李世民仍然一脸平静。 若非他听到了李恪的心声,他也会与其他人认为的一样,觉得此子即平庸又荒唐。 不过,现在他知道,李恪会这般,都是因为李恪在藏拙。 李恪不但不平庸,反而极为聪明。 无论是政治远见,还是军事上,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李世民越发欣赏李恪了。 此次若非李恪,只是突厥和河东道这两件事,就够长孙无忌和杜如晦头大了。 如今听到他们参李恪,李世民觉得好笑不已。 李世民没有理会他们,自顾自道: “朕打算将天策府重开。” 此话一出,百官纷纷炸裂。 李世民做秦王时,太上皇李渊因李世民功绩斐然,所以封他为天策上将,建立天策府。 地位堪比太子,能招揽门客还有官员。 权力非常大。 不过李世民登基为帝后,天策府就慢慢被人抛之脑后。 现在的天策府荒废已久,有名无实。 如今,听到李世民重提天策府,百官都没说话,想知道李世民的下文。 “朕要赐蜀王李恪为天策上将!” 瞬间,百官被这个消息炸的头昏脑胀。 他们怎么都没想到,李世民重开天策府,竟然是为了蜀王。 百官们瞬间不淡定了。 蜀王连兵部尚书都配不上,就更配不上天策上将了。 入住天策府,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长孙无忌立马躬身说道: “臣要死谏!” 李世民笑呵呵的看向对方。 “大唐如今早已安定,你想说什么说就是了,不用这般严肃。” 长孙无忌认真道: “皇上,蜀王从小就平庸,更未立下任何功劳,无论是军事,还是政事,也都资质平凡,连琴棋书画都不甚出彩,整日只知道睡觉享受。” “他连兵部尚书都无法做好,又岂能开天策府?” “陛下往日的圣明去哪里了,这次实在荒唐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