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她想起一句末世前华国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而她...... “为海晏河清,为天下太平。” 她默然将手中的族谱抓得更牢,她今后的路,任重而道远。 姜大山和姜大同留下守着梨花村,和此地的族人共进退。 而姜祇带着村里的青年,登上漕舫,沿着海浪的方向,一路南下。 一轮红日正缓缓升起,金光洒满整个海面,波浪拍打着船身,无声诉说着危险。 姜祇站在甲板上吹风,凌冽的海风肆意鼓动着她的衣摆,却无法撼动她分毫。 已经在海上行驶了半个月了,日日以鱼虾为食,再不靠岸,是个人都要憋坏了。 所幸,今晚就能抵达淮州。 淮州不愧是江南的富硕之地,尚未靠岸,就瞧见那处灯火通明,繁华得不寻常。 那种怪异感,就像是一锅老鼠屎中,突然搅出了一颗明珠。 姜祇令船靠岸,他们一行五百多号人,不宜贸然进城。 她早在决定造船时,就已经料到了今日,故她早就托人购置好了城郊的房舍,她让孙介、薛云、冯絮、费野等作为领队,分别带一支队伍伪装成镖局或商队,甚至是伪装成带着大量护卫的大户人家。 而她,要进城去,瞧瞧那淮州府城是何等的热闹! 逛吃逛喝,美名其曰:踩点。 淮州府城。 此时正是戌时,大致是晚上九点,淮州府城内商铺大开,路边摆摊的商贩热情吆喝着推销自家物件。 姜祇不禁感叹,果然,宵禁是禁不了淮州这样有实力的府城的。 军事力量摆在那,只要不造反,违反点规则,朝廷也不敢多管。 “手工编制的手串,客官看看?” “老吴家的肉包子皮薄馅多,走过路过可别错过~” ...... 姜祇一路闻着肉香,狠狠咬了一口手中的糖葫芦,眼前出现一座富丽堂皇的花楼。 “这是......青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