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别说这些了,屋里就咱俩,梁副厂长,跟我聊点你的想法。” 周丰年打断说道:“我这一天天不问厂里的事,论了解肯定没你们多。” 其实他最了解计算机厂,毕竟促进并厂就是周丰年的主意,现在这么说,只不过是想考考他们。 “那我直说了,厂长?” 梁勇生见到周丰年点头,于是说道:“咱们厂发展的挺好,只要有厂长你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梁副厂长,你这担子加的可真重,那要是没有我了呢?” “那就只能用数量来换取质量了,我建议是加强研发力度,咱们的计算机最好加大对大学的补贴,同时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不仅仅是清大,还有苏浙那边的.” 梁勇生说了一通后,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道:“厂长,其实我说的都是你之前说过的,我觉得这样做很好。 咱们的计算机之所以卖的这么好,都是因为技术先进,想要保持这样,就要投入开发.” 周丰年点点头笑着说道:“梁副厂长,你总结的比我说的要全,而且我当初说的也没有落到具体文件上,你却全记下来了。” 梁勇生笑着说道:“虽然没有具体文件,但还是有会议记录的.” 随后周丰年又跟梁勇生说了点其他的,才让他回去。 过了一会,周丰年又让潘恒将肖华喊了过来。 跟肖华聊了一会后,算是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了;等聊了一会后,周丰年也让肖华回去了。 推荐谁当厂长,周丰年心中也有想法了;肖华这个副厂长太注重成绩,忽视了计算机厂的根本。 简单来说就是有点杀鸡取卵的倾向,这种人可以当副厂长,也可以当一个开拓市场的人,但不太适合这个时代。 以后有机会的话,他八成会下海,不会在体制内干太长时间。 周丰年将发展方向和路线制定好了,等他离开后,就看厂长怎么选择。 虽说周丰年还在四机部,能对计算机长指导管制,但他总不能经常换厂长。 换一个两个的还好说,要是换的多了,那别人就有可能说计算机厂成为他家的私厂了。 周丰年本意是为了计算机发展,但没人信也没用;肖华的决定还能让神州计算机厂短期内出现巨大利润,就是长期后没未来了。 与其以后换厂长,还不如一开始选一个合适的。 在肖副厂长离开后没多久,周丰年便召开了一个干部会议。 将主要干部都喊过来后,便对他们说了外销订单这个好消息。 预计外销订单有三亿多美元,他们能留利润的十分之一。 估算也有大几千万! 就算分三年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额了。 周丰年跟厂里的主要干部们说了一下他的计划,等财政经费发下来后,补贴得尽快开始。 这些经费,要抽取出三分之一来进行补贴。 大学补贴七成,高中补贴九成,但申请补贴的必须承诺开办微机课,让学生们熟悉计算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