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哥,总算碰到你了,想见你一面还真不容易。” 休息的时候,周春花和宋卫南,带着子女们上门来,手里还拎着一些奶粉礼物之类的。 “住的这么近,你们想见我还不容易,而且还带这么多东西上门,春花,你也开始跟我客气了?” 周丰年瞥了一眼后说道,随后便笑着招呼外甥和外甥女来,拿了一些奶糖给他们。 外甥和外甥女们还挺懂事,跟他见面不多,但也很亲近。 等周燕泡好茶端上来后,周丰年才把外甥女放下,让他们去院中玩,之前周丰年在院里做了个秋千,正好适合小孩子。 屋里就剩下他们后,周丰年开口问道:“春花,卫南,你们也想干个体户吗?” “是的,三哥。” 周春花点点头说道:“我和卫南的工资虽然不算低,但想到以后还有两个儿子,要给他们准备娶媳妇和各种事. 就觉得存款有点不够用,而且卫南在厂里已经升到头了。” 宋卫南现在是二级驾驶员,就算升到一级驾驶员,工资也提不了多少,补助的话倒是能多一点,不过也就那样。 而且干个体户的人越来越多,周春花心中也生出这种想法来,她跟周小梅还是有点区别的。 周小梅在最能折腾的年纪,被周丰年强行按住,没让她跟着那些人去闹腾。 从那之后周小梅就觉得随遇而安挺好的,以后当个老师教书。 而且周小梅就一个孩子。 宋卫南说道:“是的三哥,我和春花商量了一下,决定她留厂,我出来干个体户.就是不知道干什么,想找三哥你拿个主意。” 周春花开口问道:“三哥,卫南也去开饭店行吗?我们在四九城另一边,跟大哥的饭店离远点.” “行倒是行,大哥没那么小气,但是谁来撑场子?” 周丰年说道:“开饭店很简单,找个好厨子就成功一半,这行业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当初让你跟我学厨艺,你学一半不干了” “我们去找一个?三哥,你能给我们推荐一个吗?” “我又不是勤行,怎么给你推荐,都说了我当初是自学的,没有师承的野厨子。” 周丰年摇头说道:“现在要请一个大师傅,花费太多了,少了人家不愿意干,多了你们不愿意,不如别干饭店,还是干运输吧。” “咱爹是化肥厂厂长,洪家村的化肥厂你们也知道,去年又扩张不少,现在生产出来的化肥几乎要卖到整个燕河一带.” 洪家村的化肥厂几乎和国家引起化纤化肥那阵同时发展起来的。 而且周丰年给的化肥技术和生产线也十分先进,相当于给洪家村了一个传家宝。 现在不仅四九城周边的公社在买洪家村的化肥,就连燕河省都来购买。 只是化肥的生产运输有点难,现在他们没有自己的车队,基本上都是送到火车站,然后包个车厢运到购买城市,再转运到当地公社。 费时费力费钱,本来挺便宜的化肥,燕河当地的公社一买就贵。 要不是花费效果确实不错,他们也不会咬着牙买。 “卫南,这些年收徒弟了吗?” 宋卫南点头道:“收了,三哥,一个已经出师驾驶,另一个还在跟车。” 周丰年道:“那就行,你可以办停职留岗,出来买辆车自己跑货运,别的不说,单单洪家村化肥厂这条线,一个月让你们赚几千不是问题。” 周春花惊讶问道:“三哥,能有这么多?” “化肥厂每个季度花费在运输上,都要一两万,咱爹上次还和我抱怨铁路收费太贵了,想让我打招呼来着 这老爷子现在事都要我打招呼。” 周丰年摇头说道:“你们买两辆车,负责四九城和燕河省的运输,就能赚不少;赚了钱后再买车招人,扩大车队.” 这年头运输行业还是荒漠,除了公家车队外,只能托铁路的关系。 周家安的衣服能卖到外地,而且还有外地人追着买,就是他能找铁路的关系,把衣服送上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