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12月底,就在李奇微埋头苦干的时候,突然收到了前沿报告。 “长官,高浪里发现了中军的两个主力团。” “敌军有对临津江发起渡江攻势的动作,南军部队已经与中军交上了火。” 听到戴恩的报告,李奇微立刻走到了沙盘前。 “高浪里” “这里的确是最适合发起攻击的点位。” 虽然此时的种种迹象,都表明中军主力还在平壤以南地区休整。 但李奇微内心还是非常肯定:“看来,中军不久后就会发起第三次战役了。” 李奇微一边看着沙盘,一边随口解释道: “从高浪里再往东的的河道,呈现蜿蜒向南的态势,中军如果从这里渡江,必然会遭到两侧南军夹击。” “这属于军事常识,中军不会不懂,因此他们不可能从这里渡江。” “如果中军选择不渡江,而是从江原一带迂回,他们的进攻汉城的路线就远了,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应对。” “如果我是中军,也不会选择从这里迂回。” “而高浪里地区的河道蜿蜒向北,不利于联军防守,却适合中军大部队突进。” “因此敌人渡江的地方,一定是高浪里及其以西地区!” “现在的交火,只是敌军的火力试探。” 听到是火力试探,戴恩立刻问道:“长官,那是不是马上通知南军,让他们小心一点,避免暴露火力?” “不。”李奇微摆了摆手:“趁这个机会,多杀伤一些敌军有生力量和重火力可能更好。” 对美军而言,南军的重装备损失多或少,根本无足轻重。 即使是南军所有的重装备加在一起,都还不够美国军工产业一天的产量。 要是能用这些装备和南军的士兵,换取中军的重装备和士兵,李奇微做梦都能笑醒。 “传我命令,立刻派出空中侦察机和轰炸机,只要发现敌军聚集地带,哪怕是只有一个连,也给我直接进行地毯式覆盖!” “我们要发挥我们的火力优势,尽量避免与中军短兵相接。” “能用炸弹解决的问题,就要用炸弹解决。” “如果一吨炸弹解决不了,那就再来一吨,如果还不行,那就再来十吨!” “直到让所有敌人全都葬身火海!” “是!长官!”. 大量的美军侦察机开始在高浪里一带展开密集侦查。 然而让李奇微诧异的是,连续多日的航空侦查,除了有零星敌人在活动以外,并没有发现其他的中军。 甚至之前的那两个团,阵地也非常分散,根本就不像是要集中兵力突破临津江的样子。 李奇微松了一口气:“看来是我们多虑了,敌人暂时没有继续攻击的打算。” 戴恩点了点头:“长官,中军经过多日作战,已成疲惫之师,他们应该也在休整。” “而且现在停战和谈,也有中间人正在撮合。” “按照正常推断,我们应该还有一个月以上的休整时间。” 李奇微不屑的撇了撇嘴:“一句虚无缥缈的停战要求,就让他们停止了步伐,真是愚蠢!” “不过不管中军是怎么想的,拖的时间越长,就对我们越有利。” “告诉南军,让他们保持警戒,侦察机也要持续侦查,防止中军突然行动。” “是!长官!” 而就在C军两个团,在高浪里进行佯动的时候,陈成兴也在临时指挥部内召开了作战会议。 这次的会议,并不仅局限于二总。 根据志司计划,此次作战分为西线和东线两大战场。 而4兵团是西线的进攻主力。 因此这次会议,除了陈成兴和代表二总的罗平以外,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也在。 桌子前面,陈成兴拿起了一份文件。 “这是志司发布的‘关于完成第三次战役任务的指示’。” “连续作战,部队的疲劳在不断累积,因此第三次战役注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经过之前的连续作战,志愿军虽然取得了全胜,但是自身伤亡也不小。 各军的战斗减员和非战斗减员,加起来普遍都在万人左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