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简直可以说是量身契合方钧道路所准备的工具。 是的,工具。 白小馨是个很理智的人。 她并不会因为将自己比作工具而有所不满。 而是比作工具的话,似乎可以简化思考。 “虽然可以说是师姐的幸运选择了老板,选择了我。” “但师姐跟我说过他们在河西城的遭遇。” “师姐不明白,或者装糊涂。” “可是我明白,这绝对是不同寻常的。” “那么我们的出现真的对于老板来说是有好处的吗?” “是否是因为我们的出现,禁锢了老板的发展。” 和白小馨待在一起的修士,见到自己问候了白小馨后。 白小馨久久不语,又没有什么额外的动作。 此处房间的宝物也是看也不看,拿也不拿。 顿时觉得如坐针毡。 万一对方突然狂性大发将自己杀死了怎么办? 是先下手为强? 不行! 自己先动手才是真的找死。 可是万一那个杀星想要动手杀自己怎么办? 但是动手又是个死字。 就在这名筑基纠结的时候,白小馨终于动了。 她走到这间房子的高台上,取走一个闪烁着蓝光的竹子。 这是一种名为霜竹的灵材。 是提升神识强度丹药的一味药材。 品级也达到了二阶十一级,是筑基期们难以炼制的高度。 “走了,走了,终于走了!” 见白小馨彻底消失在通道中,这名筑基狂喜出声。 原地用法力飞了几圈。 才终于平复了此时的心情,走入了下一个通道。 …… “元婴才是大道?”方钧不解道,“这是何种意思?” 玄冥之宫器灵嘿嘿笑道:“我且问你,你能够知道世间一切法则的运转之理吗?” 方钧道:“我只知道相近的道理,但绝对的道理是无从知晓的。” 玄冥之宫的器灵有些感慨:“是啊,法则只是一个世界的侧面,是一个天道的侧面的。是完全无法代替天道的,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仙人就是天道。而我们修士的目的,就是要成为新的天道。” “元婴的大道就是攀登到天道的阶梯。” “所以元婴的大道才被称为大道。” 方钧瞳孔微缩:“怎么可能?仙人是天道?” 玄冥之宫的器灵道:“你什么都不知道,但又无意间走上了生命平衡之道。” “看来你是和五行老祖一样,真正的天纵奇才,第一代元婴。” “将来必然为一代仙宗的始祖。” “可是也正因为如此,见识浅薄,什么都不知道。” “连修仙界最浅显的奥秘都不懂。” “那么现在就由我来告诉你吧。” 方钧闻言,立刻向玄冥之宫的器灵行了一个大礼:“感谢阁下赐道。” 玄冥之宫的器灵对于方钧的态度很满意,它微微点头:“其实这和修仙界的建立有关系。” “你应该听说过仙人传法吧?” “其实仙人传法,不仅仅是传了法,还建立了修仙界。” “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也不知道具体多久以前。” “有仙人自域外星空而来。” “见到彼时还无比微小的修仙界,就身化天道,于混沌中开辟地水火风。” “重衍修仙界。” “自此作为天外一个普通的星辰的修仙界开始扩大。” “开始向着星空中无限衍生,逐步演化成如今的模样。” “而至此,仙人的法就是修仙界的法,仙人的道就是修仙界的道。” 方钧听到这里,连忙问道:“那么自此以后呢?仙人自此以后呢?” “身化天道之后的仙人又怎么样了?” 玄冥之宫器灵道:“自此以后,仙人就离开了。” “仙人的法和道就好像足迹,即便仙人离去后,仍旧在这个世间流传着。” “这些法和道的传播,就诞生了第一批修士。” “然而这些修士也沿着仙人所走的道路。” “从炼气,到筑基,再到金丹,再到元婴,一层层一步步的逼近那天道。” “最终成为天道,也就是仙人的境界!” 方钧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那如今天道可有主?” 玄冥之宫器灵笑道:“也许有,也许没有。我知道这些秘密已经是了不得的。” “有没有主这个问题不是我该知晓的。” “那有没有主都不耽搁元婴修士们奋力向前。” “因为新的天道终有一天会像仙人那样离开的。” …… 墨伊伊在玄冥之宫前进着,一路上无比的顺利。 即便身上缠绕着血腥之气的修士们也不敢跟墨伊伊争夺。 任由其取走玄冥之宫里的宝物。 “师妹在哪里?我怎么还没有遇到她?” “师父呢?我这样乱跑的话,师父还能否跟在我的身边?” “以师妹的能力应该是会无恙的。” “师父也会无恙的。” “但是……” 墨伊伊胡思乱想着,走到了下一个房间。这里火海连绵,充斥着剧烈地高温,简直可以说是火的世界。 “锵——!” 而来到这个世界,总算有人不再顾忌什么墨伊伊的身份。 直接对着墨伊伊出手。 一柄寒光划破火海,朝着墨伊伊身上砍去。 其势已至筑基九重。 并且似乎在阵法的加持下已经臻至了八十一万缕法力。 甚至还在超出,朝着一百万缕法力迈进。 一击之下就是一吨TNT炸药的能量。 更别提这个伤害作用在刀刃的方寸之间。 远比什么导弹空爆威力要恐怖得多了。 “还我兄弟的命来!” “你兄弟是谁?还是说你想要通过你兄弟这个借口贪图我身上的五块玄冥之玉?” 墨伊伊歪着脑袋,任凭着刀光落在她的身上。 自然其刀光上的动能全部被大本源术和正立无影所吸收,一丝一毫的伤害都无法落在墨伊伊身上。 攻击墨伊伊者骇然。 他知道墨伊伊道子,知道墨伊伊很强。 但是强只是一个概念。 没有亲身经历终究还是抱有侥幸心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