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过他关心并不是叶甫根尼娅的私事,而是她所提到乌科蓝时局。 还有哈尔科夫·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 这个单位他曾经听说过,算是乌科蓝比较厉害的一个设计局。 是较有名气的装甲车和相应发动机的生产厂家。 有诸如T-80/84坦克、BTR-3U型轮式装甲车、BTR-4战车步兵战车、以及大名鼎鼎的6TD-2坦克柴油发动机。 其中甸缅菌正斧就先后问该局订购了近百辆的BTR-3U轮式战车。 T80/84坦克在巴基*斯坦还有100辆的订单。 至于6TD-2这款柴油发动机,时至今日,仍以高紧凑、低高度、高功率密度而闻名于世。 目前6TD系列发动机仍未停止研究,已经定型到了第五代。 即便靠着吃苏莲老大哥的老本,哈尔科夫·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在装甲载具的研发和制造上依然有着不俗的技术底蕴。 陈轩的脑海里又有了新的思路。 靠着苗瓦迪和甸缅菌正斧,他可以搞到大部分单兵武器。 还有一些二、三线淘汰下来的装甲载具。 但是今后想要得到更强大的装甲力量,就必须再换个地方。 听叶甫根尼娅这么说,乌科蓝倒是不错的选择。 那里正值战乱,西方还给予了大批菌援,再加上苏莲大老哥的遗产。 此外乌科蓝还有大批濒临倒闭或是已经倒闭的菌工厂与设计院。 比如能造航母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如今也已破产解散了。 要知道二毛当年可是继承了老大哥近35%的菌事企业。 另外当年还曾有超过三千枚核蛋头以及170多处核蛋发射井。 虽说后来在国际各方博弈下,进行了无核化处理。 以此换取各国的援助。 但是部分研究所依然以科研目的保存了数量不多的蘑菇弹。 思来想去,那儿都是个适合搞武器的好地方。 而且因为战争的暴发,当地的局势很混乱,如今基辅的有钱人跑了个精光。 总捅是个善于作秀的演员,所有的官员只会卖力要援助。 而且重点要的还都是现金援助,最要紧的菌备反而成了备选。 前不久,泽连司机还开出了价值四千多亿刀的重建账单。 想要让贝约和白头鹰买单。 结果不用想,自然又是一番扯皮。 开价几千亿,最终到手个十几亿刀。 这笔钱能不能用到乌科蓝的建设上还是个未知数。 不管怎样,那儿对陈轩来说确实很时候去搞点大家伙来。 而且他早就了组建自研班底的打算。 所以他才在这次出国前让张恒想办法联系几家资质不错的机械设计公司。 这样以后他就能自己造甲了。 造出的成品再让詹森·铁炉进行符文强化。 除此之外,很多枪械也可以进行改造,比如M2重机枪。 它的按压式扳机在后方,射手原本是需要双手抓住射击握把来操作的。 但陈轩根本不需要握把的设计,他需要对M2重机进行改造,弄成适合单手抓持并射击的方式。 这种改造对于有枪械设计基础的人才而言不算是什么难题。 毕竟也不改动核心结构。 不过陈轩自己可改不了,还是得找到专业人士。 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今后异世界那边的发展。 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陈轩在时机恰当的时候,可以直接把菌工厂和设计院给搬到异世界去,人才和集束可以双向搜罗。 蓝星和异世界的相关技术都能尝试着吸收进来。 说不定还真能捣鼓出所谓的“魔导”科技来。 因为两个世界都是自洽的,这就有了互补互惠的可能性。 而恰好叶甫根尼娅的父亲就是工程师,哪怕是受到唾弃的前工程师也无所谓。 至少她的父亲接触过相关的圈子。 思考到这里,陈轩便趁着话题还热乎,连忙追问道。 “你的父亲呢?” 通过驾驶位旁的后视镜他看到叶甫根尼娅蹙起了眉头。 “他…” “抱歉老板,我…我不太清楚。”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