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无他念-《蜀臣》
            
            
            
                
    第(2/3)页
    盖因从武当县北上,就能威胁武关了!
    从战略意义之上推演,若是魏国荆襄战线无有足够兵马牵制住郑璞部,那么,在东三郡的汉军必然会分兵,以一路走子午谷、一路从武当县北上前后夹击武关,如此武关必然会迎来陷落的命运。
    毕竟,自秦朝以来,武关就一直是面南守御的。
    无法遏制从关中方向的来袭。
    而一旦武关陷落,长安城将变成前线,将危及已然赶赴右扶风汧水河谷的司马懿部,让魏国的关中各部将士皆因后方不稳而心有惶惶、无法再专心应战,进而导致前功尽弃,甚至是一败涂地!
    所谓牵一发动全身,如是也。
    坐镇在宛城的魏荆州刺史胡质,得悉王昶兵马之后,第一时间将戍守在樊城的将士皆调出与本部士卒合兵,亲自赶来了武当县。
    且还不忘遣人寻夏侯霸与夏侯献,让他们尽快前来支援自身。
    如此做法,倒不是他要夺回武当县,亦或者是遏制汉军挟着大胜之锐继续兵临宛城,更不是担心汉军会北上袭击武关。
    而是为了继续执行荆州兵马的职责,将进入东三郡的汉军牵制在这里,不让其归去关中扰乱了司马懿发起的决战。
    只不过,这样的亡羊补牢之举能否如愿嘛........
    他心里没有多少把握。
    没办法,他与夏侯霸、夏侯献三部又如何能威逼汉军不敢离去呢?
    或许,当逆蜀疤璞当着他们面施施然的领兵归去汉中,他们也无法鼓舞起士卒的战心尾随进入秦岭北道罢。
    毕竟王昶督领的三万精锐都败了,魏军将士哪还敢追啊~
    不惧疤璞退兵是假、半路设伏是真乎!?
    若是他们敢强迫麾下将士进军,恐会诱发兵变......
    唯有的安慰,只是冀望着他们督兵赶到武当县后,令彼疤璞归汉中时心有顾忌,不得不多留下些士卒戍守。
    唉,能为关中多牵制一点兵力就多一点吧。
    然而,汉军的调度令他们都无法理解。
    郑璞根本没有领军入汉中的打算,更没有袭击武关的心思。
    在堵水河谷大捷后,他除了分出一些士卒押解俘虏归去汉中郡后,便继续亲自坐镇在武当县,还当着魏军的面加固升高城墙、修缮防御工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