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四章 复关中,夺筹码-《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1/3)页
    徐还远在凤翔府,但时刻关注着临安的和谈进程。
    裴元衍每天都会将最新进展,以及各方面的反应整理好,快马加鞭,或飞鸽传书送到凤翔。
    初夏时节,东湖岸畔的柳树下,徐还看着信函,冷冷发笑。
    和谈,是这样一个局面。
    明明前线局势一片大好,但是后方……
    金国人还真是不要脸,竟然狮子大张口,除了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的边界线这一条之外。
    其余的与原本历史上的“绍兴和议”的条文如出一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该说什么呢?
    绍兴和议之前,岳飞北伐到了朱仙镇,也是一片大好局势。
    如今似乎也不差,整个关中都夺了回来,半壁江山向北伸出了一条长长的手臂。
    可是仍旧处于不利地位,和谈中依然被讹诈要挟。
    群臣反对,民意沸腾,毫不奇怪,完全在情理之中。
    但是一想到负责和谈之人是秦桧,拍板之人是赵构,徐还就有种不好的预感。
    当此之时,他终于体会到历史书上那些所谓的——不败而败,是怎么来的?是怎样一种心情。
    “国公莫急,结果尚未达成……”
    徐还摇头道:“不远了,官家和秦桧,你可能不了解。”
    历史上的赵构,连称臣都能答应,而今只是伯侄之国而已……为了保全自己的皇位,他可以卑微到极点。
    司马靖沉吟道:“如此结果,对国公而言,有利有弊。
    议和成功,朝野民间必有微词,对官家必感失望,大失民心,对将来……大有好处。”
    徐还点点头,一个懦弱,甚至有卖国之嫌的皇帝,确实不那么受爱戴。
    会不会民心尽失很难说,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作为抨击赵构的由头和证据。
    司马靖续道:“只是和谈一旦议定,往后国公再想有什么举动,就有背盟,甚至是违逆不忠之嫌。”
    徐还笑了笑,轻声道:“如果是金贼主动撕毁议和之约呢?”
    “自然另当别论,只是…颇为被动。”
    “也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