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历练中原之琴 第2卷 历练中原之琴-序言-《剑圣琴心》


    第(3/3)页

    一次偶然之机,他见到一段梧桐木在烈火中燃烧时发出声如裂帛的滋滋声,他觉得有异,于是不顾危险奋力将梧桐木抢出。

    他依据木头剩余部分的长短和形状制成了一张七弦琴。一试之下,琴声音果然非同凡响,仿佛与蔡邕有不解之缘般的灵性。因琴尾尚留有烧焦之痕,故名“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传奇的制法闻名四海。

    而凤仪琴,更是琴中之翘楚。

    凤仪琴,据传为人皇炎帝神农氏所制。

    相传,神农氏为拯救万民于病痛疾苦之中,他遍游名山大川,采集百草而尝。恰巧在人迹罕至的昆仑之巅,他见一凤凰栖息于一株枯瘦梧桐之上,大为惊讶。

    趁凤凰离开之后,神农氏把那株梧桐木采之回家,剥去树皮,削去腐表,得到一段似铁非铁,似金非金的木头,闻之有异香扑鼻。神农见此木有琴之雏形,遂花三年心血,日琢夜磨,以其仁者情怀,制作成琴,因此琴的原木曾得凤凰栖息,故名“凤仪”,此琴声音清越悠扬,不沾俗尘,古色古香,世所无匹。

    正是:

    师旷能鼓琴,音韵天地闻。

    青葱弄七弦,乐里动乾坤。

    ———聊寄《抚琴》一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