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玄宗皇帝!”众人纷纷轻呼。 裴鼎道:“难怪我似曾相识,不想竟是皇帝陛下,不知他们为何出现在这里?” 裴鼎辞官之时,玄宗皇帝正当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加上当年裴鼎大半戎马生涯都是驻守边关,在朝堂之上的时间极少,二十来年过去了,裴鼎竟然也没有认出皇帝尊容。 裴旻却有些不为所动:“一些图谋不轨之人纷纷觊觎此图,由此带来无数的变数和危险,何不将它毁之,以绝后患!” 王积薪与张旭异口同声道:“不可!” 王积薪道:“皇帝陛下如此重视此图,说明此图来之不易,用途极大,毁之恐怕不妥!” 张旭道:“此图世间罕有,单从这一小块儿来看已是十分精致,如果收齐全图,必定是一幅十分恢弘大气的精美画卷,此图必是画家多年心血,世上恐不能再有第二幅这样的精品画作诞生了,毁之岂不可惜!” 古通今亦道:“图本无罪。用作正途可固守江山,保国安民,还可流传后世,用作历史研究;用作逆途则兵灾必起,助纣为虐,危及社稷。此图被分割存放,分之容易,想要合起来恐怕极为困难!皇帝当初本来也有他的想法,以为此图分割保存,既不会让坏人一举获得,又可以需要之时收集合拢,一举两得。” 古通今话锋一转,道:“不过皇帝想的太也简单!岂不知人心叵测,殊难预料!皇上难保也会所托非人,保管残图秘密的奇人异士中未必人人便像书圣张旭和棋圣王积薪两位这样忠心不二,试想如果其中有一两位起了异心,试图将图收齐,出售也罢,献给敌人也罢,都是极其危险的,或者这些保管者被人知道了身份,为人所利用,此图便容易为他人所乘。为今之计,既然已经有人对这份宝图下手了,我等如能竭尽全力将《江河社稷图》收集齐全,上交朝廷,严加保管,为我所用,方为上策!” 裴旻却仍然有些不以为然:“何必如此大费周章!一幅图而已,未必会有这么重要。就算收集齐了这幅宝图,交给了皇帝,那皇帝如果还是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再好的宝图和军队,也没有将才运用,国家早晚会毁于一旦。” 想来他对皇帝逼死钟馗一事仍是耿耿于怀,不能释然,不过,他说的话也未必没有道理。 知子莫若父。裴鼎拍拍他的肩膀,正色道:“孩子,你错了!且听为父一言。” 裴旻一愣,道:“请父亲训示。” 裴鼎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习武之人,流血流汗,艰苦训练,常年不辍,所为何来?以为父看,习武之宗旨,赢取功名尚在其次,也并非为一人而效力,有了一身武艺,一是强身健体,明哲保身御侮于市;二是为百姓做一点点力所能及之事:路见不平则拔刀相助,仗剑行侠,国家危亡则挺身而出,御侮于外。如此为国为民者,方不负平生所学,实乃真丈夫也!哪怕抱薪救火而冻毙于风雪之中,亦虽死无憾!”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裴旻蓦然想起恩师李道子的谆谆教诲:人行天下以义当先,仁义礼信放在心间,穷病残弱我见犹怜,危急待援必定要管……如此种种,这不是心怀天下的仁侠之风么? 何况,《无极心经》中所言:宇宙幻化,乃生天地,千万年来,始出人寰。人之一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大丈夫生于天地,又怎敢苟且偷安? 再说,自己辛苦练剑十几年,投身江湖摸爬滚打,期间险些丧命,经历了一些磨难,不断的苦苦寻求剑道的真意,为的不就是仗剑行天下,微躯感一言吗? 一念至此,裴旻不觉汗颜,背后汗水亦涔涔而下。 万仞山不知何站在门外,他从小只顾练武,从未听别人讲过什么大道理,也呆立当场,反复玩味裴鼎之言,眼里,似乎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张旭道:“裴将军将门风采,果然非俗。我便是想将此图交给裴公子,以后集齐全图,幸许可以挽救大唐江山也不一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