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裴旻亦笑道:“不错,我也从一本古书上看过这‘杜康醉刘伶’的典故,的确是匪夷所思。” 水龙吟道:“这虽然是民间传说,醉三年也着实有些夸张,但杜康酒是至醇至香的酒也毫无争议。各位可能不知道,杜康酒如此好喝,这其中是有缘故的。” 褚怜香道:“我只知饮酒,却不懂酿酒,照你这么说,这杜康酒好喝的秘诀在哪里?水坊主是酿酒行家,请坊主说出来听听。” 水龙吟道:“我曾听祖先说过,因为杜康酒庄位于白水县康家卫村,那里有一条来自大山深处的天然水沟,沟中之水甘甜纯美,不沾俗尘,用此水酿出的酒便也十分醇厚。我们酿酒的都明白,要酿出好酒,除了酿酒的食材要绝对优质以外,水源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我才与大家谈起了这‘水’的渊源。” “只是时过境迁,世上已很难找到康家卫村里的这样的天然纯水了。当年我的先祖继承了杜康的酿酒之术,只是苦无甘甜之水,为了酿造无上好酒,后来,我们一族足迹踏遍中华神州大地,只为寻找一种能依照古法酿出的好酒来,若干年后,我们这一族的族人便改为了水姓,可说是为酒痴迷,为水而狂。” “苍天不负有心人。直到十年前,我与妹妹来到扬州,发现扬州这西南竹林里的山泉正是理想的酿酒水源,我们便倾其所有,买下了这里的农庄,在这里落地生根,建起了如今的甘泉酒坊。” 褚怜香嚷道:“哎呀,快急死我了!听你们说了老半天的故事,你就说说那最最最好的极品酒是什么吧!” 水龙吟仍是不紧不慢地语气:“看把你急的,这种美酒不但与古酒杜康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更有过之,真乃酒中绝品,我称之曰‘玉琼浆’。” “如此好酒,光说有什么用,水坊主,别不是你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吧,到底是不是好酒,只有喝过才知道,你还不把那什么‘玉琼浆’拿些来用用?”只要是酒,褚怜香毫不客气。 水龙吟笑道:“拿些来?你可说得简单,此酒是我将扬州著名的云液琼花酒结合古法酿造杜康酒的技术一起进行改进,勤酿三年,也仅得十斤而已,三年前的中秋佳节,我将之藏于此后山酒窖之中,今日中秋三年之期到时,此酒窖藏满三年,如此饮用方位最佳,诸位如果有缘,届时或可一尝。” 褚怜香惊讶的张大了嘴巴,随即禁不住噘嘴吹了一声口哨,他想不通,什么样的酒三年才酿得十斤,还要珍而重之的窖藏三年才能饮用。 水龙吟不紧不慢地说道:“说来也不足为奇。世上之佳品,必定是经过了千磨万炼,精雕细琢,反复捶打,方能成器,就算是一颗普通的鹅卵石,也不知道是经历了多少次的远足,才磨去了锋利的棱角,变得光滑而圆润。君不闻: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慢工出细活啊!为了研制成功这种好酒,我试用了无数酿酒的原材料,经历了多次失败,直到后来,我精选了上好的大豆、大米、玉米、高粱、荞麦五种粮食为原料,经过严格的蒸煮、糖化、发酵、蒸馏、勾兑、陈酿这六道工序,方始得到这五粮之精,在整个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有水的作用,所以说好的水源对于酿酒而言是极其重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整个过程中,原料之多寡,水温与火候,工序的先后,全凭经验,就是知道了此酒的配方和工艺,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也不可能酿成绝世美酒。” “如此说来,你说的这玉琼浆可算得当今第一美酒了?”青松居士笑而相问。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岂敢固步自封。不过,玉琼浆的确是我酿出的最好的酒。” 虽语带谦虚,但也难掩水龙吟一脸得色,这种玉琼浆毕竟是他一生最为得意的成就,他也难做到心如止水,更何况,既然玉琼浆是水龙吟酿出的最好的酒,刚才的玉冰露和玉泉饮已经十分好喝,那玉琼浆自不在话下。 褚怜香嚷道:“说了这许久,那玉琼浆又一时半刻喝不着,还好这里有一瓮玉泉饮,难得今日这么多人一起陪我喝酒,来来来,满上……”说完,自己先给自己倒了整整一碗。 在场的几人已经相互熟稔,便陪着褚怜香喝了起来,月娥眉轻轻地靠在裴旻的肩头,少了几分冷艳之气, 多了一些小鸟依人,她吃了几粒干果,却没有饮酒。 倒是公孙大娘豪气勃发,巾帼不让须眉,喝了一大碗玉泉饮,甚至比裴旻喝的都还多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