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说,”我轻声地问叶芊,“为什么剃度之后,人的欲望就会少了很多?” “要增快乐,就用减法!”叶芊呵呵一笑,“如果你再一净身,欲望就会更少的!” “有时候,”我假装一本正经地对叶芊说,“我真的会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叶芊饶有兴趣地问。 “我想剃度出家!”我一脸虔诚地说。 “来寺院次数多了,”叶芊微笑着说,“谁都会有这个想法的!” “万一你没有把我培养成作家,”我嬉笑着对叶芊说,“结果培养出家了,怎么办?” “那就出家呗!”叶芊呵呵一笑,“那就剃度呗!” “是不是剃度后就可以穿上僧衣了?”我明知故问。 “是的,”叶芊微笑着点点头说,“剃除须发后,穿上僧衣,就成为未受沙弥十戒的非正规沙弥。” “怎么还是非正规沙弥?”我有点失望地问。 “做一个‘形同沙弥’也是不容易的!”叶芊一脸认真地说。 “那剃度仪式你知道吗?” “剃度仪式是在法座前进行的。在维那师的指导下,在经过导引、启白、请师、开导、请圣、辞谢‘四恩’、忏悔、灌顶、剃发等种种烦琐而庄重的程序后,你就可以穿上僧衣了。” “你说,为什么做僧人要落发?” “这个起源于佛陀时代。据《佛传》说,悉达多王子逾城出走以后,便以利剑自剃须发,并发愿说:‘今落须发,愿与一切断除烦恼习障!’” “什么是烦恼习?”我轻声地问叶芊。 “烦恼习是修持中基本断除烦恼后残留的习气,”叶芊解释说,“烦恼障则指扰乱身心、不能专心修道的种种障碍。从形式上讲,落发是出家人区别外道和其他俗人的特征;从实质上讲,它体现了出家人断除烦恼的坚定决心。” “看来烦恼是可以剃除的!”我呵呵一笑。 “是的,”叶芊一脸深沉地说,“烦恼是可以剃除的,障碍也是可以剃除的!” “剃度后,是不是就有资格穿上僧衣和僧鞋了?” “是的!” “你说,为什么僧服大多是用剪开的布块缝成的?” “这是为减低它的价值,减少僧人的贪染!” “那为什么还必须要在新僧服上点上另一种颜色?” “这叫作‘坏色’或‘点净’,就是为了破坏衣色的整齐而免除贪着!因为完美是一种伤害!” “完美是一种伤害,”我喃喃自语,“点净是免除贪念!” “无论修行还是生活,”叶芊一脸深沉地说,“都要免除贪念,也不要苛求完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