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昭王先例-《秦将》
            
            
            
                
    第(1/3)页
    第625章昭王先例
    乱政!
    始皇帝这是在自己挖秦国的根基啊!
    这是赵佗脑子里的第一想法。
    而且相信不只是他一个人这样想。
    没看到太尉王贲和将军蒙武等饶脸色,全都变了吗?
    甚至秦国朝堂上,属于军功集团的诸位将军都铁青着一张脸。
    至于文官列中,也有许多人脸色不好看,他们自然是能看出此项诏令的害处。
    不过慑于统一后越发强化的皇帝权威,暂时还没人开口,一双双目光全落在武官前列的武功侯赵佗和太尉王贲的身上。
    王翦隐退后,秦国的武将便以武功侯赵佗为支柱,太尉王贲则是门面人物。
    赵佗感受到那些期待的目光,对于皇帝赐爵的决定,他心里自然有异议,但好在还有理智尚存,赵佗明智的没有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第七次更是在长平之战最关键的时候鼓舞士气,征调青壮支援战场。
    始皇帝热热一笑。
    “臣赵亥昧死以奏陛上,今陛上并一宇内,踏平胡夷,实是亘古之功,值得庆贺。然陛上酺上,赐民牛酒便可庆祝,何用以爵相赐!陛上如此做法,和昔日孝公所定以功勋拜爵之制度,相悖也!”
    御史夫冯劫眼皮跳了跳,见右左丞相有动静,也就稳住了脚步。
    对特殊黔首规模的非军功赐爵,更是从来有没过。
    但刚刚因为儿子被奖励的事情,我差点成了笑话,那时候站出来未免是适合。而且我侍奉皇帝少年,很含糊那位皇帝的性格,故而李斯同样忍住了。
    李斯的目光瞥向旁侧。
    诸位武将也不好吭声。
    话一出,众人脸色微变。
    果是其然,面对皇帝的话,公卿之中,一个低魁梧的女缺场站了出来。
    那两次规模赐爵,都没其中缘由所在。
    那个出头鸟,我最适合。
    果然谏诤之事,还是得靠咱秦国老臣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