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章 诱饵-《明末中枢一木匠》


    第(2/3)页

    岳肃命人记录之后,才让吴加省的部队上前。

    吴加省在展开兵马的同时,仔细观察前面的敌阵,他所面对的阵势,和前面三家有所不同,明显要难上不少。木头人最多不说,而且前排的敌军,也是摆着对牌阵,刺出长枪拱卫。

    这就不能按照常理出牌,需要随机应变了,吴加省马上下令,让弓箭手朝敌阵后翼施射,与此同时,骑兵两侧散开,绕攻敌阵侧翼。他的战法,收到良好的效果,骑兵从侧翼杀入敌阵之后,从后面将前面的对牌阵打开,吴加省瞅准时机,让步兵阵杀入。

    战术看似简单,但却直接有效,兵马杀入敌阵之后,仍然是井然有序,并不杂乱。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一战下来,吴加省部一个伤的也没有,而且还是用时最快的。

    前面三家都有损伤,吴加省这边一个不伤,高下立断。这不仅体现出士兵的小心、谨慎,更重要的是,能显示出骑兵的素质。要知道,这种攻阵,很要求速度,太过小心,必然会耽搁时间,吴加省的部队没有浪费一点时间,说明什么问题,可想而知。

    蒋杰本想让吴加省以微弱的优势取胜,怎奈岳肃的这个比试,实在令人无法藏假,这不是正面较量,而且敌阵之内,暗藏陷阱,一旦失手,怕都会牵连全局。吴加省只能赢的干净利索。他的获胜,令金蝉、铁虬、童胄说不出半个不字,岳肃则是大加赞扬。

    重赏是少不了的,处置也必须要有,按照事先说好的加倍奖励、加倍处罚。先前的惩罚,需要一天带半夜才能完成,这加倍处罚,整整两天两夜才完成。

    到了第三天,岳肃将参赛的人马召集起来,一共四千。岳肃从中挑选了三千精锐,并作一营,由自己亲自统率。其余兵马,再次重新划分。

    这一回,不分前中后三营,改分为五个大营。飞狐口山脚设一营,兵马四千,负责管理粮草,由童胄负责。制高点大营,留兵四千,继续加强训练,由随军副将负责,但岳肃留李忠、周二猛在此协助。原先前营,设兵马五千,由吴加省统管。前营之前十里处,再设一营,有兵马四千,交金蝉统率。岳肃亲自带同铁虬、蒋杰等人,率那三千精锐在最前。

    岳肃这么安排,其目的很是简单,他是要采纳蒋杰的计策,以身为饵,引山上的叛匪出来。叛匪到底能有多少,岳肃也不知道大概的数字,但他知道,绝不可能像外界传播的那样,有几万人,要山上的叛匪真的有那么多,早去打燕京了,岂能留在这里。但看叛匪留下的营寨,也不像抢劫军饷时一千人那么少。他和蒋杰做了一下分析,估计叛匪的数字,应该在五千上下,少也少不了三千,多也多不过七千。

    叛匪终究是乌合之众,岳肃手下的这三千兵马,经过两个月的训练,虽没有打过什么硬仗,但就目下来看,已经算是精锐中的精锐。单打独斗或许敌不过叛匪,可要是排兵布阵来个群殴,就叛匪的数量来看,应该不在话下。

    但就算以身为饵,也不能太过冒险,岳大人终究是朝廷重臣,就领着三千人孤军深入,一旦真被包了饺子,那可怎么办。这个年头,也没个电话之类的通讯器材,往来联系甚是不便。考虑一下,最后决定,每曰只行进四十里,然后就地扎营,五曰之后,金蝉率部,原路跟进接应,如遇紧急情况,以狼烟为号,金蝉、吴加省部立刻赶来增援,余下两部,按兵不动。

    一切安排停当,岳肃次曰出兵,一天四十里的山路,也算的上是悠闲,不过马匹全都留在山下,没有牵上去。因为上面的路实在难走,就连叛匪在撤退的时候,都把马匹和骡车留下来了,由此也能想到,都是什么样的路。

    岳肃率领的这三千精锐,有三分之一能开得了弓、射得了箭,其他的士兵,长短家伙一应俱全,盾牌什么的,更不用说。上路之后,连走了两天,因为走的都是正路,岳肃发现,这路也不是特别难走,就算带上马匹,也照样能够行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