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县令选举(上)-《明末中枢一木匠》


    第(2/3)页

    这些人报完名之后,主簿将报名记录呈给岳肃观瞧,岳大人简单瞧了一下,说道:“你们现在都已经报过名字了,既然有心到那里成为县令,造福一方,起码到对该县有所了解。这样吧,本督给你们拨发盘缠,你们各自去应选的县里瞧瞧,了解一下风土人情。为期半月,然后到当地府衙集合,本督自有计较。”

    岳大人的话,众人不敢违逆,别看不明白岳大人的心思,但是话中的意思,却是明白了。先去报名的县里了解一下,这有什么好了解的呀。进士、举人一个个迷迷糊糊,但也只能点头应是,拿着盘川路费,前往自己参选的县里。

    半个月的时间还不快么,到了地方转上两圈,很快就到了。有的甚至是直接去的当地府衙所在的城市,混到时间,便到府衙报到。对不少人来说,百姓选举就让他们选呗,反正是看运气的东西,有什么可折腾的。

    可是,真格细心走访的人,也不是没有。有一位姓庞的举人,年纪已经过了四十,他是三十一岁中举,接着去考进士,一直都没有考中。后来心灰意懒,觉得自己年纪不小了,就到吏部报到,想要讨个差事。正好赶上浙江选举县令,他一个小小举人,而且考试成绩还排在后面,这般水平能给个主簿或者是县丞就已经不错,当然还得排队等。既然有当知县的机会,还是富庶的地方,怎么能不争取,庞举人报了名字,随众人一起来到杭州。

    现下岳大人让去参选的县里了解情况,庞举人料想必有深意,还就真的去了。他走访的很细心,先是了解县里的百姓都是靠什么过活,跟着又去了解前任县令是因为什么下马的,当他全部了解清楚后,他忽然意识到,岳大人让他们来,还真的是有深意。只是他不明白,这个选举,会是怎么个选法。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半月过去,庞举人来到所属府衙,标明挂号。

    和他一起来府衙的,还有几个同行,那知府等到人数够了,便宣布岳大人的命令。

    原来,在这帮人从杭州离开之后,岳肃就给各知府衙门发去行文,行文的内容是,待到半月之后,各应选士子赶到府衙之后,知县选举便行开始。第一项,晓谕百姓,让该县百姓全部知道此事,做好选举准备,但凡十六岁以上男丁,都可拥有一票选举之权。这个年头,男尊女卑,岳大人虽然是现代人,也不能一下子打破这个传统,所以,只给男丁选举权,女的么,暂时就算了。当然,这年头的女姓也不敢去计较,更不敢去争取什么。第二项,选举时间为一个月,前二十八天不必投票,只叫参选之人自行努力,得到百姓的认可。待到第二十九天,在一起投票。府衙、县衙、以及岳大人共同派遣差役前去县里统计选票,选票为不记名投票,但是要当场投完,当场在百姓面前宣读票数。要知道,这年头交通不便,选举比较麻烦,县城里的百姓有选举权,城外各乡镇的百姓也有选举权,这得出动多少人力,可以说,单去一个乡里监督选票,估计就得十几个人,整个下来,也够上千人忙活的了。

    这也就是岳肃在浙江试行,江南富庶,百姓开化,衙门里把事情一公布,百姓就能理解。可要是换做北方,估计百姓都得迷茫号段曰子。

    岳大人的命令公布下来,那些应选的士子也都懵了,怎么回事,还能再回去一趟。如何得到百姓认可,不少士子都不明白,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拉选票呗。岳大人告诉回到县里,那就回去吧,反正也是公费,全当旅游了。

    有心之人还是有的,比如说那位姓庞的举子,在听过知府宣读行文之后,他马上明白了岳大人的意思。

    想要让百姓选我,起码得让百姓知道我的名字呀,最好也得把我当了县令之后,如何治理地方的计划告诉百姓,这样的话,肯定会得到百姓的支持和认可。打定了这个主意,庞举人再次来到县里,便马不停蹄的行动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