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准备娶媳妇-《山花又开》
第(2/3)页
一大早,杀猪的、捉猪的,就到了大后生家。莲子在堂屋的大锅里烧了开水,留作褪毛用。院子里,用板凳支起一个大案板,案板底下放着洗脸盆,接猪血。看家的狗,也早早地等在案板旁,抬头张望着人群,尾巴来回摇个不停,不时地伸出长长的红舌头舔舔,想跟着沾点儿荤腥。
几个人,是从猪窝里把猪拽出来的,两个人从后边拽着两条猪腿,前边两个人抓着两条前腿,一起使劲儿,把猪抬到了案板上,将它的四条腿捆上,杀猪的王老四,提早就在磨石上将杀猪刀磨好了,亮闪闪的。只见他让其他几人把猪摁结实后,猛吸了一口气,也不管猪怎么惨叫,然后对准猪的脖子处就是一刀,这一刀可是真叫个“快准狠”,一刀就结果了猪的性命,而猪的惨叫声也慢慢没音了。
接着,开始褪毛。从锅里舀出的开水,不时地浇到了猪的身上,然后用刀逆着方向,很快刮完了一面,又抬着翻了个身,将另一面刮了个干净。此时,一头白生生的猪,就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而猪血也已流干,在开水锅里浸着去了。
杀猪的王老四是真有办法,他把猪脚处拉了个小口,然后让年轻的,用气管子对着那小口,使劲往里打气,直到将猪吹得圆滚滚了,才示意停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气流在皮与肉之间通过直达全身,把皮与肉分开,便于剥皮,同时还不会让猪皮破损。
将猪头割下后,顺着猪的肚子,来了个大开膛,开始剔骨、刮肉。为了打发看热闹的小孩子们,王老四先把猪尿泡(膀胱)割下来,让孩子们拿着玩去了。
这下子可热闹了,豆豆先月娥一步把尿泡抢了去,也不管不顾那股腥味儿,对着嘴就开始吹起来了,一个人的气力不足,就和别的小孩换着吹。每次换人之前,前边的先把尿泡捏住,防止自己吹进去的那部分气跑了。最后,吹足了气,用线绳把吹起的尿泡扎紧了,开始在满院里追着踢、追着跑,那时农村里的孩子,哪里见过个足球?他们觉得踢猪尿泡,就够好玩的了。
把孩子们打发了以后,王老四就开始安心地忙碌了。他把猪脖子部分,当地俗称“槽头肉”先割了下来,这部分肉比较暄,当天就可以炖了吃。接着,他把猪肝、猪肺、猪尾巴也割了去,让莲子和着山药蛋和浸熟的猪血,在大锅里先炖着。他这边,把猪蹄子割去后,开始剔骨,骨肉分离。最后,他还将猪肠子和肚子,也都清洗完,两头扎紧,挂在了院里晾衣服的铁丝上。
忙碌完了,累得王老四也是直不起了腰,他手也没顾上洗,赶紧卷了锅烟,双手叉腰,抽几口,歇一歇。
屋里蒸汽腾腾,迎头碰上,都看不见面庞。莲子炖完杀猪菜,把吃饭桌端到了炕上,边招呼着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上炕喝酒,自己又开始蒸黄米糕,黍子都是自己种的,不用掏钱买。
要说呀,每年冬天的那顿杀猪菜,也不是谁家都能吃上的,但却是至上的美味。糊糊的熬菜,就着面心糕,用庄稼人的话说,“那可是绝了!”
炕上,人们在划拳猜令,谈论着二后生这桩婚礼,都纷纷夸赞二后生有出息。小孩子们,吃着久未尝过的猪肉熬菜,不停地吸溜着,也不知是含水,还是鼻涕、汗水,混合着,吃得那叫个香呀!邀请来的,有的怀里还抱着吃奶的孩子,这时,他们便用筷子将猪尾巴单挑出来,吹吹气,晾到不烫时,让怀里的孩子用小舌头舔一舔,或者咬下一届,在自己的嘴里嚼碎了,嘴对嘴,喂到孩子嘴里,按上岁数人的说法,小孩子吃猪尾巴,长大了不流口水。另一边,家里人还不忘叮嘱着自家的孩子,手上沾了糕上的油,要记着往头上抹一抹,这样,将来的头发长得旺!
炕下,莲子还是留了些私心,把办事月用的猪肉都摆了出来,而比较好吃的猪后座、排骨,猪头、以及四个猪蹄,她还是偷偷放起来了。她打算给自己娘捎点儿过去,自己的娘,岁数也不小了,一年到头,也是见不着个荤腥。其余的,留着过大年熬年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