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过其实也没什么所谓了。 因为既然是张老师您的话,哪怕我专程前去感谢,您也只会说一句“这没什么,不过是老师应该做的”吧。 后来我都听说过了,有家长给您送礼,您向来都是来者全拒的。 呵呵。 杨大伟忽然无声地笑了笑。 真好啊。 这个世界有杨念桐那样的老师中的败类,却也有像您这样的灵魂工程师。 杨大伟忽然又想起了自己大学时候的导师,并且不由自主地将两者进行了比较。 从职称上看,这两位老师,一个只是小学教师,一个却是大学教授。 从教授的知识来看,他们一个只不过教会了杨大伟拼写,一个却传授了杨大伟关于法律关于正义的厚重。 而从相处的时间与磨合的感情来说,他们一个不过只当了杨大伟一年的语文老师,一个却是好多年的论文导师。 但杨大伟却惊讶的发现,原来在他心中,他们的高度居然出奇的一致。 愣了片刻,杨大伟才反应了过来。 因为刨去这些外在的东西不谈,这两位老师都曾在自己与杨大伟接触的时间拯救过他这个濒临沉沦的迷路灵魂。 张老师,导师,谢谢你们。 也正是看到了从你们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性光辉,是那样美,那样的璀璨,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具有感染力。 我才能一直捱到今天,不至于被生活的苟且拖下罪恶的深渊。 谢谢你们。 回想着记忆中那两位长者一个古板一个严厉的脸,杨大伟忽然知道了自己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也不再如同刚才那样害怕。 我已经逃了够久了,也该知足了。 更何况,逃跑这种事情,终究是没有尽头的。 既然是我自己犯下的错,那么哪怕被万众唾弃,也只不过是我该承担的责任罢了。 收起笑容,杨大伟正了正脸色,微微挺起了腰杆与胸膛。 “张老师是个好老师。” “他罚我是因为他认为主动替你背锅的行为是错误的,是在说谎。而且这并不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至少从他这个老师的角度,并不值得提倡。他还跟我说……” “说什么?”杨晓丽点了下头。 这些话确实符合那个重度近视的张老师一贯的风格。 凭借着这种小题大做的精神以及奶奶式的老大唠叨,张老师在那所小学里的众多老师中也是显得那般的鹤立鸡群。 所以不光是杨大伟记得那位老师,她也还对之有一些零星的印象。 “他问我是不是以为这是在为你好,我点头。他说我想的不对。这对你一点都不好。这种谎言只不过是虚假的‘江湖义气’。” “这固然让你免掉了一时的责罚,但也扑灭了你自己承认错误的勇气。你自然就失去了一次宝贵的改正错误的机会,更严重的是,这种小事一点一滴累积起来,很可能会让你养成说谎逃避的坏习惯。这便是大人们常说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