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件事对于宋至来说并非难事,像他们这些洲府衙门内都有一项不外传的秘术,为了在平时去往长安办公务或者述职之时,跨洲赶路傻子才会御风,那不得活活累死,当然那些一步跨出缩地山河的大修士除外,那他们就只能坐飞舟前去,可青洲这边的固定停靠渡口又是没有,也就只能沿着运河去找,靠这秘术探寻大概方向,但这也仅限于大唐官制飞舟。 只见二人一路起起落落,沿着运河方向快速移动,宋至手上不知何时出现一方圆盘,盘上指针来回转动不停,指引方向。 宋至分神与身旁尚九熙说道:“公公莫急,此时我们也就只能靠着其他四座飞舟可以经过此地了,你晌午下的飞舟应该此时可能才刚出青洲,目的地长城方向,那就不指望了。” 尚九熙心中有些庆幸,递完圣旨就算大功告成,不负皇命,此番回京乘坐飞舟自然不需要太过着急赶路以至于搭了自身一瓶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在船上,白白送人。 这位面色红润消瘦的寺人总管,一双狭长眉目看了一眼年轻官员手上那方圆盘,最后望向远方,“不着急,朝廷飞舟有九艘之多,想必要不了多久应该就会有路过船艘。” “那就希望公公吉言了。” 果然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二人在运河沿案奔袭数百里之地终于是见着了竖着大唐国字的一艘巨大船艘,驾驭水法,昂扬开来,不过并未有停靠的意思。 宋至望向远处河面,担心道:“此地没有渡口靠点,飞舟不会在此停靠,只能借用其他之法登船了,公公可有主意,若是没有,我这还……” 尚九熙来时起初用的一张唐皇给的符箓于长安渡口上船,那是因为长安本来就有渡口,他没有来及拿到上船凭证只能利用符箓强行上船,之后是用唐皇圣旨自带皇道真气直接下船。这一次既没有靠点,也没有渡口。 尚九熙手拿浮尘,自做清高的打断了宋至说话,笑道:“自然是有办法的,大人就送到这里吧,咱家这就告辞了。” 二人作揖告辞,尚九熙飞身来到运河河面,踏浪直奔飞舟而去,在临靠近飞舟之时,摸了摸怀中已无符箓,方才也没来及听清宋至所说何话,此时也只能硬着头皮上船。 下一刻在岸边宋至眼中就看到那位大内总管飞身上船,白光一闪好似撞了一下,发出沉闷声音,宛若若春雷炸响,消失无踪。 甲板上的尚九熙此时刚一上船,弯腰手捂胸口,一口老血就要喷出,被他硬生生憋了回去,连忙打坐调息,这一下当真是硬生生磨掉了他上百年的道行。 心中还在安慰自己一切都是为陛下效力,这点道行不算什么,可难不难受也只有这位自己知道。 站在岸边的宋至此刻目送飞舟远去,消失于河面水雾之中,下意识的从怀中拿出一张与先前尚九熙自长安强行上船用的符箓一模一样,一连串的啧啧啧,“这尚公公,还真是嘴硬……唉,这一下可有的他受喽。” 这道符箓他自己本身就有几张,都是洲府买来发给下属官员用来日后出门在外处理公务也好有个后手做准备的,宋至自上任以来就一直呆在青洲,别的官员可能用的差不多了,他手里倒是一张没少,但凡刚才那位尚公公不打断自己的话,也不至于这般难受,那道宛如春雷炸响的声音,年轻官员看着都替他痛的一阵寒颤。 此时的三清山,白千柔原本轻车熟路就能摸到后山封剑池所在,但是生怕被旁人发现也只得装模作样多饶了几圈弯路,这才到了飞封剑池那边。 当时他与道元大战之时所破坏的地板树木现如今都已完好无损。 少女一双秋水眸子四处张望,确定无人,这才放松下来,如此近距离接触这方剑池,可得好好打量,一下两下饶了好几个圈子。 第(2/3)页